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读书笔记.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读书笔记. Show all posts

Friday, March 20, 2009

<<货币战争>>读感

<<货币战争>>买了很久了,当时也是一口气就看了一遍. 对货币发行和中央银行的运作历史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其中最令我震惊的是作者提出的美联储的私有性质.
请看原文:

“不算夸张地说,直到今天,中国可能也没有几个经济学家知道美联储其实是私有的中央银行。所谓“联邦储备银行”,其实既不是“联邦”,更没有“储备”,也算不上“银行”。“

"如此大量的国会记录和法律案例明白无误地说明了美联储的私有性质,可是有多少美国人、中国人和其他国家的人知道这一点呢?这才是问题的可怕之处!我们以为 ”自由公正“的西方权威新闻媒体会报道一切真相,原来真相是大量的事实被它们有意地”过滤“掉了。那么美国的教科书书呢?原来各种以国际银行家们的名字命名的基金会们在为美国的下一代挑选着”内容健康“的教科书."

加上书中其它一些表述,让我感觉到一些个金融资本家正在控制世界的恐怖. 但今天看到的一篇文章批驳了这本书. 让我有些释然.
原文如下:
为什么宋鸿兵不知道美联储是私有的?
http://wenyidao.blog.hexun.com/26734350_d.html

看完这篇文章我更认为美联储的设计是美国各种利益斗争的结果,至少达到了某种平衡. 所达不存在由些许人的意志在操纵的情况.

幸好我看了这篇文章,否则我怕会成为"阴谋论"的信仰者.

Sunday, March 01, 2009

穆斯林的葬礼

首先这是一本悲剧小说.所以看之前请做好心理准备.比如提前准备好纸巾.

小说的故事简单点说是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孤儿韩子奇,其年少时跟随着师傅梁亦清学习玉器雕刻.在梁亦清过世后,其与梁亦清的大女儿梁君璧成亲,并把家业发扬光大,以集玉作为最大的乐趣.但因为日军入侵,怕玉受到损害带着收集的玉与师傅的二女儿梁冰玉到英国避难,十年中两人产生爱情,并生下韩新月.抗战胜利后,为了保全玉带着玉以及家人回国.回国后发现两家无法融合,最后梁冰玉留下女儿韩新月只身远走他乡. 第二个故事讲花季少女韩新月考入大学后,被年轻的班主任楚雁潮所赏识,韩新月因为被确诊有严重的心脏病在就读不到一年后休学,坚持治疗两年后去世.这个过程中楚雁潮与韩新月相爱,一直陪伴韩新月走过生命最后的时光.

故事发生在一个回民世家,同时也是玉器世家.虽然如作者后记所说,回族和玉器并不是作品要刻意表达的东西.但是相关的元素贯穿始终,十分引人入胜.整部作品中,作者描述两段葬礼,分别是玉器雕刻师傅梁亦清以及少女韩新月的葬礼.可能在作者眼里这两个人才有资格享受正式的穆斯林的葬礼. 梁亦清一生以玉器雕刻为业,支持家业,并耗尽心血努力做出传世珍品,其勤勤恳恳,操劳一生,典型的穆斯林劳动人民形象.韩新月正处花季年龄,各方面表现十分优秀,处于实现人生理想的正常轨迹当中,收获美好人生的希冀当中 .但突如其来的疾病摧毁了这一切.实在可悲可泣.虽然其爱上了汉族男子并且是自己的老师,但两人之间是纯结的爱情,所以韩新月能够拥有隆重的穆斯林到葬礼. 相反,书中重要的主人公韩子奇去世时,作者并没有描写其葬礼,并且在死之前还交代自己不是回民的事实.可见作者对其是批判的态度.其实韩子奇的两段爱情/婚姻给我的感觉都还比较合理.在梁亦清去世后,梁家衰败之时,韩子奇怀着感恩的心准备承担重振梁家的责任,同时梁君璧也被韩子奇的这份责任感所感动.所以两人的结合顺理成章.韩子奇与梁冰玉在英国的日子恰逢二战,长时间与亲人失去联系,并且战争带给人巨大的不安全感,以及梁冰玉对韩子奇一直以来的好感等因素成就了这对情人.所以虽然梁君璧与梁冰玉是姐妹,但这两段感情本身没有问题.所以批判韩子奇,并不在于他先后与姐妹两人产生爱情并生育子女,违反了伦理道德,而在于其为了玉而先后抛弃家庭和爱人.在作者笔下,韩子奇的死最痛苦,死前最珍贵的东西都失去了.韩子奇的贪婪造成了他自己的悲剧,同时也给他的亲人带来了巨大的伤害.